主要內容:
1、4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和成立均有明顯的下滑。從成立情況來看,非標信托業務和標品信托業務的成立規模的降幅均超過三成。
2、2023年以來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穩健下行。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和機構資金大量投放是平均預期收益下行的主要原因。
3、房地產類信托成立繼續保持低位。防控風險和處置存量項目是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的重心,創新業務暫時未成氣候,因此房地產信托業務短期內沒有大增的可能。
4、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明顯下滑。在新業務尚未取得突出進展的情形下,信托公司對基礎產業信托的依賴仍相對明顯,但隨著監管收緊以及其他機構資金的不斷進入,基礎產業信托業務可能會受到壓制。
5、4月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數量出現下滑,但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證券投資類信托資金多偏重固收類資產方向,或與證券市場的表現有較為直接的關聯。
一、市場回顧
1、監管政策回顧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做好中小銀行、保險和信托機構改革化險工作。信托機構改革化險方面,繼續推動信托行業改革進程,督導行業轉型落地,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繼續壓縮通道業務,鼓勵信托公司在化解房地產等業務風險的情況下,更多的探索服務實體經濟回歸信托本源的業務,杜絕金融空轉、業務低效內卷。
國資委:高度關注房地產信托等領域存在的風險
4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指出,2023年,各中央企業要將當年辦結的一半以上核查項目形成管理提升建議書,同時高度關注房地產信托、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非主業投資等存在風險,針對性提出管理提升建議,更好發揮責任追究工作“防未病”作用。
2、市場動向
超七成信托公司2022年營收下滑。截至2023年5月1日,共有60家信托公司發布了2022年年報。整體來看,行業信托資產規模延續企穩回升態勢,信托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承壓,營業收入與盈利水平整體下行,行業分化與結構調整明顯,信托業務收入與固有業務收入變動較大,部分公司波動明顯,行業資本實力持續提升,轉型發展仍在路上。標品信托業務在信托資產規模中占比持續上升。在標品資管業務領域布局較早、轉型較好的信托公司如華潤信托、外貿信托,其信托業務收入同比降幅為7.73%、2.41%,表現的穩定性明顯優于行業整體水平。
慈善信托聚焦特色化發展。截至2023年4月19日,慈善信托備案數據共有1251條。2016年9月1日至今,慈善信托已經運行了6年多。目前慈善信托的設立更加普惠,規模100萬元以下的慈善信托數量增長迅速。慈善信托的期限更加靈活,無固定期限慈善信托數量和占比持續提升,更好地滿足了不同性質、不同資金規模的委托人開展慈善活動的個性化需求。
保險金信托受高凈值群體歡迎。中國信登數據顯示,2023年1月,新增保險金信托規模89.74億元,環比增長67.05%,規模為近11個月新高。億元規模的保險金信托也頻繁涌現。截至4月,平安保險金信托業務規模已突破1000億,成為全市場規模最大、服務客戶最多的保險金信托服務機構。而中信信托的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和慈善信托服務客戶超過4400名,合作渠道超40家,受托資產規模超630億元,同比增長13%。
信托機構紛紛布局家庭信托。多家信托機構開始大力宣傳推廣家庭服務信托,建信信托、平安信托、五礦信托、百瑞信托、上海信托等信托機構紛紛布局家庭服務信托。作為面向中產階級和富裕人群的財富管理工具,家庭服務信托代表著信托普惠化發展的新內涵,市場空間巨大。4月14日,百瑞信托“安鑫瑞享系列家庭信托”首單正式簽約成立,百瑞安鑫瑞享家庭服務信托重磅上線。
高凈值群體青睞家族信托。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與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日前公布了《2023中國家族財富管理——穿越不確定性:傳承浪潮與家族信托調研》。調研顯示,家族信托因其風險隔離、資產增值、意愿延續、稅務籌劃及公益慈善等優勢,成為受訪億元級高凈值群體最青睞的傳承工具。2022年,中國家族信托業務存續規模躍升至突破四千億元。
多家信托機構布局住房租賃市場。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市場動向,住房租賃市場正在成為房地產信托轉型發展的新的業務方向。從公開信息來看,2022年以來,建信信托、中建投信托、中鐵信托、中信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也在住房租賃市場有較大布局動作。4月23日至25日,建信信托與建信住房租賃聯合召開業務合作研討推介會,關注重點包括住房租賃、私募股權、不動產投融資、證券投資、投行及服務信托、財富管理等領域。
政信類信托風險被監管關注。隨著淄博燒烤出圈,與當地有關的金融業務也“火”了起來,市場傳言多只淄博政信信托產品近期認購增多。政信類信托因為收益率優勢,加上融資平臺多有“政府背景”,填補了不少高凈值人群和機構的配置需求,也是信托公司在標品轉型之外重點布局的方向。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政信業務存在的風險,比如大量城投債投資未納入新增政信業務管理,非標轉債城投債投資潛藏違規行為等,后續信托公司政信業務的風險防范化解或將被重點關注。
3、機構動態
信托公司“換帥潮”仍在持續。今年以來,廈門信托、華潤信托、華宸信托和中原信托等信托公司董事長資格相繼獲批,百瑞信托、大業信托、中信信托、昆侖信托等信托公司新任總經理任職資格已被監管核準。此外,安信信托、粵財信托以及陜國投信托均迎來高管變動。隨著信托業務重新分類,信托公司發展方向正在重大轉變,經營思路也有較大調整,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專業和管理人才來開拓和指引業務發展。
A股兩家上市信托官宣增資。4月12日,陜國投A發布公告表示,其收到陜西銀保監局相關批復,同意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39.64億元變更為51.14億元。4月21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截至4月20日止,安信信托已收到特定投資者上海砥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貨幣形式繳納的出資額90.1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4157.12萬元(不含稅)后,募集資金凈額為89.72億元。據公開信息披露,今年以來已有三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資。
二、發行及成立情況
1、總體情況
4月集合信托發行市場遇冷下行,產品發行規模略有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2187款,環比減少206款,降幅為8.61%,發行規模848.34億元,環比減少141.86億元,降幅為14.33%。
集合信托成立市場顯著遇冷,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明顯減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196款,環比減少421款,降幅為16.09%,成立規模486.49億元,環比減少249.85億元,降幅為33.93%。
4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和成立均有明顯的下滑。從成立情況來看,非標信托業務和標品信托業務的成立規模的降幅均超過三成。一方面,信托行業的嚴監管環境不利于非標信托產品的展業,非標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預期將逐漸下滑;另一方面,標品信托產品的數量及規模增長出現放緩跡象。與前期相比,標品信托業務或逐漸進入穩定期,存量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增加也導致信托公司管理壓力增加,投研能力和業績表現將成為未來標品信托業務的重要影響因素。
2、成立情況分類統計
(1)按信托功能分
融資類產品成立規模占比略有增加,投資類產品規模占比明顯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融資類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194.32億元,環比減少30.76%;投資類產品成立規模283.72億元,環比減少37.74%。從規模占比來看,4月融資類產品規模占比39.94%,環比增加1.83個百分點;投資類產品規模占比58.32%,環比減少3.57個百分點。
(2)按收益類型分
浮動收益型產品成立規模占比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固定收益型產品成立規模300.28億元,環比減少31.74%;浮動收益型產品成立規模165.73億元,環比減少35.26%。從規模占比來看,固定收益型產品規模占比61.72%,環比增加1.98個百分點;浮動收益型產品規模占比34.07%,環比減少0.70個百分點。
(3)按資金投向分
各投向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35.95億元,環比減少11.50%;基礎產業信托成立規模206.81億元,環比減少18.39%;投向金融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195.04億元,環比減少42.20%;工商企業類信托成立規模46.29億元,環比減少46.74%。
金融類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占比下滑,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占比上升。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房地產類信托規模占比7.39%,環比增加1.87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托規模占比42.51%,環比增加8.09個百分點;金融類信托規模占比40.09%,環比減少5.73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信托規模占比9.52%,環比減少2.29個百分點。
房地產類信托成立繼續保持低位。防控風險和處置存量項目是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的重心,創新業務暫時未成氣候,因此房地產信托業務短期內沒有大增的可能。一方面房市的回暖還不足以支撐新業務。2023年開年至今,政策不斷發力之下,熱點城市的房市先一步回暖,但房市整體走向還尚待觀察。當前房地產行業由過去的重資產模式向新發展模式過渡,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之下,房地產信托業務也逐漸向保障房、租賃房等領域轉型。二是市場風險的出清。短期內信托公司或仍受困房企信用和輿情風險的影響,房地產信托業務主要是存量續做業務和紓困化險業務,短期內仍受到壓制。
工商企業類信托成立大幅下滑。工商企業類信托業務在集合信托市場中業務規模占比一直相對較小。作為信托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領域,工商企業信托在信托業整體的資產管理規模中仍保有較大的比重。在業務轉型的大潮中,工商企業信托業務逐漸轉向股權投資、有限合伙、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新業務,其對集合信托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
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明顯下滑。集合信托市場中創新業務尚未取得突出進展,信托公司對基礎產業信托的依賴仍相對明顯,短期內基礎產業信托業務仍將占據相對較高的比重,但隨著監管收緊以及其他機構資金的不斷進入,基礎產業信托業務可能會受到壓制。4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控,嚴控新增隱性債務”,地方債務管理仍以穩為先,控新增、嚴管控的中心思想未變。在化債思路指引及金融機構的協助下,地方政府的債務化解工作將逐步鋪開,信托公司在政信領域的展業方面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
金融類信托成立規模下滑明顯。金融類信托中標品信托產品是支柱產品,也是信托公司集合信托業務重點發力的產品之一。但標品信托業務拓展艱難也是信托公司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標品信托產品增長放緩導致金融類信托產品成立明顯減少。與2021年、2022年相比,標品信托業務的新產品投放數量逐漸平穩,業務逐漸步入穩定的發展階段,且存量產品越來越多,信托公司在管理產品方面需要耗費較大的精力。同時由于缺乏歷史業績以及同業競爭壓力較大,以及客戶群體偏好和銷售人員專業能力的限制,標品信托產品的資金募集仍相對困難。
三、非標業務成立情況
1、總體情況
非標類信托產品成立數量及規模大幅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非標類信托產品成立數量1033款,環比減少19.80%,成立規模336.79億元,環比減少34.04%。非標信托產品成立大幅下滑,三大實體經濟投向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目前信托行業的監管環境對非標產品的不利因素較多,非標信托產品展業限制較大。開年以來,經濟復蘇進程中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增,但集合信托業務中非標信托產品仍處于下行通道中。
2、期限收益分析
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小幅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61%,環比下滑0.04個百分點;產品的平均期限1.70年,環比縮短0.06年。從平均收益來看,2023年以來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穩健下行,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和機構資金大量投放收益下行的主要原因。從產品期限來看,投資者更加偏向期限相對較短的非標產品,投資態度相對謹慎。
從宏觀方面來看,較為積極的宏觀政策基調有望延續,以穩定市場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復蘇。短期內貨幣政策沒有大幅轉向的風險,因此市場利率大概率會保持在當前水準。4月政治局會議延續了較為積極的政策基調,貨幣政策預期不會急于轉向。但隨著防疫優化措施落地而疫情沖擊全面消退,經濟基本面總量修復較好而信貸需求持續高增,寬貨幣“加力”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市場利率預期不會有太大的下行可能。因此,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仍大概率維持小幅下行的趨勢。
隨著信托行業的業務轉型推進及深化,非標信托業務的規模持續壓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收益率。非標信托產品中,房地產信托及工商企業信托產品比例較小,對整體平均預期收益率影響較小,而基礎產業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保持相對穩健,是非標信托產品的收益率的主要支撐。但從長期趨勢來看,基礎產業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正處于緩慢下行區間,因此非標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仍有下行的可能。
(1)各期限產品收益情況
分期限來看,1年期(含)以內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25%,環比減少0.04個百分點;1-2年(含)期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84%,環比減少0.04個百分點;2年以上期限的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14%,環比減少0.16個百分點。
(2)各投資領域產品收益情況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金融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75%,環比減少0.20個百分點;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97%,環比減少0.18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86%,環比減少0.13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73%,環比增加0.02個百分點。
四、標品業務成立情況
1、整體情況
標品信托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均明顯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標品信托產品成立數量1163款,環比減少12.49%,成立規模149.70億元,環比減少33.70%。從成立數量看,在一季度連續三個月的持續上行,4月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數量出現下滑,但仍保持在相對高位。2022年以來,標品信托產品月平均成立數量逐漸穩定,圍繞1000款上下波動。從成立規模來看,信息披露不足導致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數據與成立數量出現不匹配的情況。目前標品信托產品在集合信托市場中數量占比穩定且比重較高,是信托公司重點開拓的集合信托業務之一。
從資金配置來看,4月標品信托資金多偏重固收類資產,投資相對保守,或與證券市場的表現有較為直接的關聯。在財報業績壓力之下,4月中旬以來A股市場出現顯著調整,市場表現迎來分化,但債市利多因素持續兌現疊加資金回暖,市場對債市走勢愈發樂觀。整體來看,4月權益市場情緒相對謹慎,在財報季結束以后,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緩解。展望5月份,2023年全年經濟向好趨勢依舊,A股配置價值凸顯。在經歷了前期由于業績壓力、政策預期帶來的階段性調整之后,A股市場有望重新回到震蕩上行的軌道,信托資金或許會在權益類資產方向進行布局。
4月TOF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均有所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TOF結構的標品信托產品成立數量180款,環比減少8.16%;成立規模40.85億元,環比減少34.62%。
2、按產品類型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固收類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134.11億元,環比減少28.26%;混合類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3.68億元,環比減少74.47%;權益類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11.37億元,環比減少51.45%。從規模占比來看,固收類產品成立規模占比89.59%,環比增加6.80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規模占比2.46%,環比減少3.92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規模占比7.59%,環比減少2.78個百分點。
3、按投資策略
債券策略和組合基金策略產品的成立規模占比明顯增長,股票策略產品成立規模占比下行。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債券策略產品的規模占比72.68%,環比增加4.04個百分點;組合基金策略產品規模占比22.94%,環比增加2.48個百分點;股票策略產品的規模占比3.10%,環比減少1.40個百分點。2023年1-4月債券策略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合計599.21億元,光大信托、上海信托和外貿信托成立規模分列前三,分別為89.60億元、78.09億元和69.14億元。
五、產品運行情況
1、產品逾期/違約情況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共有信托違約產品7款,涉及金額10.60億元。其中,房地產信托違約產品4款,涉及金額7.44億元;基礎產業信托違約產品2款,涉及金額2.12億元。4月信托產品的違約事件大幅減少,隨著房地產違約風險影響減弱,后期風險事件預期會持續減少。
2、產品兌付情況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5月6日,4月共有8家信托公司清算兌付39款集合信托產品,兌付金額61.53億元,平均實際年化收益率為6.26%。
作者:喻 智
來源:用益信托網